CIESN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首页     加入桌面    手机版     二维码1 

通用LG合作推出的NCMA电池有“前途”吗?

   日期:2020-03-17     来源:高工锂电    浏览:1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通用汽车在EV Day宣布与LG化学合作,计划2021年量产NCMA四元锂电池,其成本实现超过30%的降幅,进而引发行业对NCMA的关注
       近日,通用汽车在EV Day宣布与LG化学合作,计划2021年量产NCMA四元锂电池,其成本实现超过30%的降幅,进而引发行业对NCMA的关注。

 

  

 

其实NCMA四元锂电池,国内相关电池或材料企业早就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NCMA四元锂电池最早概念诞生,是在2016年,由韩国汉阳大学及韩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共同提出。

该技术路线是在镍钴锰三元电池的材料中掺入部分铝元素,抑制钴元素的不稳定杂质生成,从而显著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

和目前的三元材料523、811、NCA相比,NCMA四元材料的镍含量逼近 90%,同时钴含量进一步降低。这种NCMA四元锂电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提升电池能量密度、降低成本、改善充放电性能的多维度平衡。

具体实际的改进和提升方面,主要是成本和安全性。

一方面Al的加入进一步降低钴的含量,进而实现成本的优化。另一方面,四元材料的体系稳定性,循环性,安全性也表现出一定的性能优势。

从降低钴含量,提升电池性能的角度看,高镍低钴的NCMA四元锂电池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不过就现在技术进展来看,国内市场应用方面,还是NCM三元锂电池占主流,而且持续时间将比较长。主要原因是锂电池材料体系每多掺入一种元素,控制和生产难度会大幅提升。

高工锂电获悉,在布局NCMA电池材料方面,国内主要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格林美、容百科技等企业。其中格林美的NCMA正在给国内客户进行吨级认证,镍元素含量高达90%,容百科技的NCMA进程也处于批量验证测试。

就在近日,格林美公告称,其NCMA前驱体材料已经获得吨级认证。

格林美内部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已经到中试阶段,技术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NCMA的性能相比NCM811而言,其能量密度、稳定性、循环性、充放电倍率、安全性要好很多。与此对应的成本,要低很多。

如果中试没问题,短期内进行大批量生产供给,满足市场对高能量密度电芯材料体系的需求。

在NCMA四元锂电池量产方面,暂时还没有企业宣布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进入市场应用阶段。

其中,研发起点相对较高的韩国电池企业LG 化学,也只是宣布在镍钴锰电池中掺入氧化铝制备NCMA四元电池,最快也到2021年才配套通用汽车生产。

业内对NCMA的主流观点认为,现阶段镍和钴含量保持甚至优于NCA同等水平的替代方案,主要是采用NCM811高镍电池向NCMA(镍钴锰铝)四元电池进阶,并逐渐实现低钴或无钴电池的目标。

NCMA量产一旦成功,不但会降低电池生产成本,实现综合性能的提升,还会增强电池企业和新能源车企的竞争力,进一步抢占燃油车的市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从产业化的角度看,NCMA还主要面临着材料体系、生产工艺、相关配套设施的难题。

材料体系上,跟传统的三元正极523、622、811、NCA相比,NCMA在镍含量很高的情况下,铝元素的掺杂及包覆量很难精准控制,制造难度较大,实验较为复杂。

生产工艺上,由于NCMA的镍含量比NCM811的还要高,钴含量又比较低,因此对批量制造的环境要求较高。再加上高镍材料体系易膨胀,对设备精度和耐腐蚀性,要求较高。

相关配套设施上,由于NCMA的高充电倍率,高能量密度,发生热失控后进行控制的难度大,与此对应的BMS电池管理系统,车载应用模块方面,相关应用还不足够成熟。

总之,NCMA是一种新的四元材料体系,上下游相关企业在性能指标,生产工艺等各方面,肯定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摸索。

--- END ---

协会公众号
请关注“综合能源服务公众号”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凡注明“来源: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关注我们:
  • weixin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手机:18362062627 邮箱759824005@qq.com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20号星火创业大厦1栋1905A

Copyright(c) 2019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23941号-1 技术支持: 双子微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