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SN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首页     加入桌面    手机版     二维码1 

风机大规模出质保 运维后市场展开厮杀

   日期:2020-03-30     来源:彩球风行天下    浏览:15    评论:0    
核心提示:3月18日,行业网站一则消息频频出现在各大网站头条:龙源电力山西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黄花母风电场33台、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讯: 3月18日,行业网站一则消息频频出现在各大网站头条:龙源电力山西龙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黄花母风电场33台、南桦山风电场133台机组、老千山风电场99台风机整年定检项目,总规模达到265台,容量39.75万kw。这是国内风电开发商老大-龙源电力旗下的风电场,风机供应商为GE和原国电旗下的联合动力,都是1.5MW机型,运行最晚的也超过7年。

(来源:微信公众号“彩球风行天下”ID:colorballwind2020 作者:文韬)

其实这只是风机出保运维后市场开始批量转由专业运维企业进行一个缩影。看招标内容,不难看出几个问题:

1,早期的风机外资企业品牌还是有很大的市场,该批风电场有3个风电场(5万kw为1个)使用了GE风机;

2,现在出保风机基本以1.5MW风机为主;

3,机组的核心大部件基本现在都已停产,如机组核心大部件大修,或难配套,尤其是外资企业生产机组。

MW级风电机组首次进入中国也是龙源04年就引进了,当时价格高达10000元/kw以上,无论进口机组的可靠性多高,究竟它也只是一个机电液组合起来的机电产品,涉及上千个零部件,尤其是中国的风电资源复杂多变,国外风机到中国早期不一定服水土,包括风沙,湍流,高低温,雷电,冰冻,湿气等外在因素,对风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欧洲可以很好地运行二十年,到中国还得适应中国的空气,但他们早期的产品没有进行适应性改变,所以一定程度上也给运行带来了麻烦。据我这几年的了解,其实外资品牌的风机故障也是时有发生,但有一个可以肯定,不会发生系统的故障,这也是国外风电机组制造商开发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与验证流程决定的。

运维后市场厮杀已经开始。为什么我要写这个标题,因为国内的风机运维后市场现在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首先,十多家主机厂都有自己专业的运维或工程服务公司,都开始单独法人市场化运作,自己的风机肯定不能让外人来抢,至少自己的风机自己设计,熟悉起来方便得多。其次,大批的核心大部件产业链供应商也成立了自己的专业运维公司。第三批来自我们主机厂、大部件供应商以及业主早期运维队伍组建的专业运维队伍。我粗略计算2014年前的风机基本都出质保,规模达到了1.146亿kw,平均容量就按1.5MW计算,风机数量近80000台,可以预见,这个市场是多大,有人粗略早期估计是2000亿市场。

粗略统计,国内至少也有几十家从事运维服务的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因为市场大,现在运维市场直接以单位千瓦来报价,甭管什么大部件是什么品牌,配件采购难度大不大,机组运行时间,前期机组可靠性等问题了,真的是白菜价了。难怪乎现在新项目主机招标直接来一个附加条款,出保后的运维费用在销售要主机厂给个价。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在前文指出,现在出保的风机有几个难题,难题之一就是1.5MW机型基本市场已经停产,早期的核心大部件的配件更加难找。想随便找几个人就拉个队伍去干,目前看来还真不行。要有一支懂运维的技术队伍,施工队伍和齐全配件供应链。1,专业技术队伍必须齐全。看龙源这次招标的风电场的主要内容,就可以看出,至少要有增速机、减速机、变桨、变流、发电机的专业技术队伍,同时还要保洁队伍(要清洗塔筒啊)。2,施工配套硬件还得跟上。如果不出意外,还得有一台全地面汽车起重机配套(建议有,因为单独外租估计成本较高,如专业干,使用频率不高,可以根据需要到处跑),当然吨位不用太大,因为不需要增速机,发电机的替换(正常情况下)。从这个角度上看,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得有雄厚的财力。3,老机型的配套部件还得从早计议,尤其是机械部件。1.5MW机型在5年前的年度市场占有率已经下降到20%以下,增速机,减速机,回转支承等,现在想买都很难了,为了几个部件去采购,估计成本不低。

其实这里我也顺便提一个核心大部件的标准化问题,我前几天咨询了一下叶片及其相关配套部件的规格型号,令我大吃一惊,以回转支承为例,尽管行业有标准,但是实际设计过程中,每个厂家都不一样,一旦出问题,必须找原厂(大家都知道日本机电产品,产品标准自成一套体系,搞差异化,售后服务坑死人),如果原厂关门,真的就把开发商给坑到家了。希望今后的风机在产品接口上一定要标准化,通用化,即使性能有冗余,从长远考虑,个人觉得浪费一点性能或成本也是值得的。

运维市场需要行业规范化和标准化。早期风机的开发各个主机厂已经吃亏不少,一位的价格战,只会导致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以及性能下降,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行业自律,没有利润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最后大家都会自取灭亡。要有合理的利润率,要有合适的技术标准,我们的开发商也不能一味降低成本,纯粹低价中标,这也会加剧运维后市场的厮杀。当然,对运维供应商也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财务以及业绩门槛,否则中标单位的服务质量达不到要求,最后受伤的还是我们的开发商。

风电售前事情少了不少,售中交付正酣,售后厮杀开始,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协会公众号
请关注“综合能源服务公众号”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凡注明“来源: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关注我们:
  • weixin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手机:18362062627 邮箱759824005@qq.com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20号星火创业大厦1栋1905A

Copyright(c) 2019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23941号-1 技术支持: 双子微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