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ESN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首页     加入桌面    手机版     二维码1 

可持续发展样板:从生活垃圾焚烧到废弃塑料回收利用

   日期:2019-08-13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章轲    浏览:27    评论:0    
核心提示: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不仅趟出了路子,也正在为全球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讯:对于人类来说,眼下最严峻的挑战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普遍认同的,是如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同时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随第六届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评委现场考察团在深圳、广州和清远等地考察时注意到,创新、可复制、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的市场解决方案在中国大地得到广泛应用。考察团多位中外专家和当地政府官员、企业家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不仅趟出了路子,也正在为全球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环保电厂

9月17日上午,从深圳市区出发,车行约1小时就到了位于梧桐山半山腰的盐田能源生态园。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野,空气清新。

更为“神奇”的是,在这家能源生态园的门口,不仅有实时滚动的监控数据电子显示屏,也有“驴友之家”休憩区,有座椅、直饮水、洗手池和无人售卖机。

厂内,是一座形似天鹅展翅的白底黑点现代建筑,“天鹅”的“脖子”高耸在山林之中,远远就能看见。“经常有人以为这里是高档酒店,跑到厂门口询问在哪里办入住。”陪同大家参观的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倬舸说。

实际上,这里是始建于2002年8月,已经运营长达17年的深圳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这家厂日处理生活垃圾450吨,主要处理盐田区、罗湖区、大鹏新区的生活垃圾。

李倬舸介绍,2016年10月初,这家垃圾焚烧厂启动提升改造工程,开展厂区“去工业化”设计,包括景观园林、市级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驴友之家、周边环境提升改造以及内部设备提标,2017年6月底完成了提升改造,成为深圳市第一座集“生活垃圾处理+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工业旅游”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环保电厂。

这些年,盐田能源生态园不仅拿到了广东省宜居范例奖、最美生活垃圾焚烧厂和意大利国际设计大赛金奖等奖项,烟气排放指标也优于国标和欧盟标准。

第一财经记者在电子显示屏上看到,17日10时38分显示的实时数据:1号线二噁英实时值为0.0065(单位为ngTEQ/m3,纳克毒性当量值每标准立方米),2号线二噁英实时值为0.0086。而国标和欧盟标准均为0.1,深圳市标准为0.05。粉尘、氯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指标也均大幅低于国标、欧标和深圳市标。

1.jpg

2.jpg

9月17日,深圳能源集团深能环保盐田9月17日10时38分,深圳盐田能源生态园实时排放数据多年来,生活垃圾一直困扰着城市管理者,并影响市民生活。破解“垃圾围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熊佩锦介绍,深圳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生活垃圾日清运量近2万吨,并以6%的速度逐年增加。深圳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垃圾处理设施面临着选址难、落地难、建设难等多个难题。

而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也需要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

第一财经记者在盐田能源生态园看到,在厂房5楼垃圾吊控室,技术人员隔着玻璃墙,通过设备按钮操作抓斗,对垃圾池里的垃圾进行堆放、搅拌。垃圾经过三五天发酵滤水后,再抓起来送去焚烧。负压状态下,操作间闻不到异味。

李倬舸介绍,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每天发电约16万度,相当于400个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

目前,深圳能源已建成1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量达1.7万吨,另有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建或开展前期工作,在建筹建项目日处理能力约13680吨。全部投入运行后,可以解决深圳市全部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盐田能源生态园项目已累计处理生活垃圾1745万吨,节约土地72万平方米。2018年上网电量达到1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超过36万吨,同步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根据《宝安能源生态园二期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监测报告》,盐田能源生态园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3万吨,整个项目累积碳减排超过370万吨。

李倬舸告诉记者,凭借“城市生活垃圾清洁焚烧与睦邻共生的整体解决方案”,深圳能源已经将能源环保、能源电力等业务布局拓展到国内22个省市及非洲、大洋洲等海外地区。

废弃塑料回收利用的金发模式

在广州市和清远市,另一个多年来的棘手问题也正在得以化解,这就是废弃塑料制品的无害化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9月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要求,积极应对塑料污染,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产品,增加绿色产品供给,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环节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塑料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塑料制品带来的‘白色污染’,并非中国独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志敏表示,我国早在2008年就颁布了“限塑令”,但只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这对减少塑料使用的作用有限。

袁志敏举例说,我国仅快递业一年需要的塑料袋和封箱胶带,其长度就可绕地球赤道425圈。推广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塑料替代产品利国利民。

 
本文导航:
  • (1) 可持续发展样板:从生活垃圾焚烧到废弃塑料回收利用二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 关注我们:
  • weixin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手机:18362062627 邮箱759824005@qq.com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星火路20号星火创业大厦1栋1905A

Copyright(c) 2019 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23941号-1 技术支持: 双子微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