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家庭、商店、办公室和其他建筑物中,室内照度在100-500 lux之间,比起炙热阳光大约每平方公尺110,000 lux的照度,显然不足,若采用一般的硅体晶太阳能板,恐无法获得任何的电能。
为此,来自意大利罗马第二大学(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德国佛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和哥伦比亚Surcolombiana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了新的太阳光电技术,就是钙钛矿太阳能。
钙钛矿成本较低,且能够沉积在超薄、可弯曲的的玻璃基板上。借此特性,研究人员得以制造出可弯曲的太阳能板,最终装置在曲面的外墙、屋顶,乃至衣服、汽车上。
在照明测试中,于LED 200 lux的照明下,电池效率为20.6%,于LED 400 lux照明下效率为22.6%。研究小组表示,新型钙钛矿在室内的转换效率已经十分逼近硅体晶太阳能在一般阳光下的效率。相较之下,以前的室内太阳能电池效率仅有10%。
此外,在所有的室内太阳能技术当中,新型钙钛矿电池不仅效率最高,且耐受弯折,可弯曲次数达1,600次,弯曲率约为20.5毫米。
研究团队也表示,新型钙钛矿电池的功率密度较低,在200 lux以下的照度时,每平方公分的功率为16.7微瓦,在400 lux照度时则升至35微瓦。此类太阳能板因此较适合用在不耗电的产品设备上,像是小型感测器或是物联网(IoT)设备。
近几年来,低功耗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居家、家庭自动化和物联网的开发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些创新皆需要高效率且易于整合的能量收集装置,来获得电能和动力。在未来的几十年中,预期将有数十亿个类似的感测器安装于室内环境中。

凡注明“来源: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